潑水節的由來與意義
潑水節,也稱為宋干節(Songkran),是泰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(如寮國、緬甸、柬埔寨)慶祝新年的重要節日,通常在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舉行。這一節日的意義和習俗深受佛教文化影響,象徵著淨化和祝福。
「Songkran」一詞源自梵語「Sanskrit」,意為 「太陽運行到新的黃道帶」,象徵著新的一年的開始。
潑水節源於古老的宗教儀式,這些活動都包含了用水清洗身心的宗教意義。隨著時間推移,潑水節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社會性慶典,吸引了大量遊客參加
潑水節不僅是一個慶祝新年的活動,更是泰國文化中重要的傳統儀式,體現了人們對於淨化、祝福和家庭團聚的重視。
潑水節的習俗活動
| 習俗 | 意義 |
|---|---|
| 浴佛儀式 | 浴佛像,人們會用香水清洗佛像,以示尊敬。浴僧侶,信徒用香水輕灑在僧侶身上,並奉上佛衣,表達敬意並祈求祝福。 |
| 獻水儀式 | 在家庭聚會中,晚輩會向長輩進行「獻水式」,以表示尊敬和歉意,並希望獲得祝福。 |
| 街頭互相潑水 | 這是潑水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,人們在街上互相潑水,象徵著彼此的祝福和歡慶。潑水的方式可以是用手、容器或其他工具,但通常不允許使用高壓水槍,以避免安全隱患。 |
| 互抹白粉 | 水的白色粉末互相塗抹,這種白色粉末就是“泥灰岩”,在婚禮儀式上與香水調和後,點在新人前額、搬新家、買新車也會由僧人點在物件上,甚至有的人會以此作為面膜保養,減少肌膚出油。但政府近年來不太鼓勵,因破壞市容、擔心刺激眼睛及有些人反映感到被騷擾。 |
| 放生與寺廟活動 | 人們會帶供品到寺廟供奉僧侶,並進行放生等善行,以積德。 |
| 敬老儀式 | 向長輩潑水並請求祝福,表達尊重 |
| 建造沙塔 | 在寺廟堆砌沙塔,祈求來年平安 |

為什麼要潑水?
| 習俗 | 意義 |
|---|---|
| 淨身祈福 | 用水潑灑象徵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與煩惱,迎接新的一年 |
| 祈求祝福 | 潑水被視為一種祝福的表達方式,代表祈求好運與祝福 |
| 消暑降溫 | 在泰國最炎熱的月份,潑水也有實際的消暑作用 |
潑水節期間,觀光客需要注意什麼?

| 項目 | 建議 | 說明 |
|---|---|---|
| 穿著 | 建議穿著輕便防水服裝,避免過於暴露的服裝 | 雖然潑水會使衣物濕透,但穿著比基尼或過於輕薄的衣物可能引發性騷擾問題。建議穿著深色且不易透的衣物,以保持尊重和安全 |
| 電子產品 | 注意防水保護電子產品 | 由於潑水活動會使周圍環境非常潮濕,建議使用防水殼來保護手機等電子設備 |
| 貴重物品 | 保護貴重物品遺失或損壞 | 在這種熱鬧且混亂的環境中,建議不要攜帶貴重物品,以免遺失或損壞 |
| 安全考量 | 避免危險動作,遵守當地規範、不帶高壓水槍 | 潑水節期間,人們會在街上互相潑水,因此應避免做出可能導致他人受傷的危險行為 |
| 保持微笑 | 不能生氣,一定要帶著笑容玩 | 被潑水時,保持微笑並用「Happy Songkran」回應,可以增進節日的歡樂氣氛 |
| 準備隨時濕身 | 建議穿著適合的鞋子,如拖鞋 | 出門前要有心理準備,在路上遇到人很常相互潑水祝福彼此 |
| 尊重他人 | 避免對僧侶、長者、幼兒及執勤中的警察潑水 |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|
| 文化尊重 | 理解並尊重傳統文化意義 | 潑水節不僅是一個歡慶的節日,也是一個展示泰國文化的重要時刻,尊重當地文化習俗,避免做出不尊重的行為 |
如果你不想被潑水,最好不要加入任何潑水行列或互動活動,保持距離即可,可以選擇在人少的地方觀賞活動,或在街道邊緣站立,避開人潮密集的區域。
不同地區過潑水節的習俗或方式是什麼?

泰國
| 習俗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名稱 | Songkran |
| 潑水活動 | 泰國各地在潑水節期間會舉行大規模的潑水活動,尤其是在曼谷、清邁和芭達雅。人們互相潑水以祈求祝福和驅除厄運。 |
| 浴佛儀式 | 除了潑水,泰國人還會進行浴佛儀式,這包括用香水清洗佛像和灑水於僧侶身上,以示尊敬。 |
| 家庭聚會 | 4月14日被定為家庭日,晚輩會向長輩進行「獻水式」,以表達敬意並祈求祝福。 |
| 常見活動區域 | 曼谷(考山路、席隆路)、清邁(古城區)、芭達雅(海灘周圍)、大城、普吉島 |
寮國
| 習俗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名稱 | Boun Pi Mai |
| 潑水習俗 | 在寮國,潑水節(Boun Pi Mai)也以潑水為主,象徵著淨化與祝福。人們會在街道上互相潑水,並參加傳統舞蹈和音樂表演。 |
| 放生儀式 | 與泰國類似,寮國人也會放生魚類等動物,以積德和祈求來年的平安。 |
| 常見活動區域 | 寮國首都永珍(Vientiane)、琅勃拉邦(Luang Prabang) |
緬甸
| 習俗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名稱 | Thingyan |
| Thingyan | 緬甸的潑水節稱為Thingyan,慶祝活動通常持續一周。人們會在街道上設置潑水站,並用香水和花瓣裝飾的水來互相潑灑。 |
| 宗教儀式 | 除了潑水,緬甸人還會參加寺廟的宗教儀式,進行祈禱和供奉。 |
| 常見活動區域 | 仰光(Yangon)、曼德勒(Mandalay) |
柬埔寨
| 習俗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名稱 | Chaul Chnam Thmey |
| 新年慶祝 | 柬埔寨的潑水節(Chaul Chnam Thmey)通常在4月中旬舉行,為期三天。人們會舉行家庭聚會、參加傳統遊戲和舞蹈表演。 |
| 淨化儀式 | 柬埔寨人也會進行淨化儀式,包括用香水清洗佛像和向長輩獻水,以祈求來年的幸福與健康。 |
| 常見活動區域 | 金邊(Phnom Penh)、暹粒(Krong Siem Reap) |
中國傣族
| 習俗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名稱 | Baihet(傣族潑水節) |
| 傳統習俗 | 中國傣族的潑水節(Baihet)是在每年4月中旬慶祝,主要活動包括舞蹈、音樂表演及互相潑水。 |
| 祭祖儀式 | 傣族人民還會進行祭祖儀式,以表達對祖先的尊敬和感恩。 |
| 常見活動區域 | 西雙版納(Xishuangbanna) |
這些不同地區的潑水節習俗不僅展現了各自文化的獨特性,也共同反映了對於新年祝福與淨化的重視。
常見問題
為什麼潑水節不能對僧侶、長者、幼兒及執勤中的警察潑水?
| 原因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尊重宗教信仰 | 僧侶在泰國社會中被視為神聖的角色,潑水於他們身上被認為是不敬的行為。這種禁忌反映了對佛教文化和傳統的尊重 |
| 對年長者的敬意 | 長者在泰國文化中受到高度尊重,潑水被視為一種輕視或冒犯。因此,避免向長者潑水是出於對他們的敬意和保護 |
| 保護幼兒及弱勢群體 | 幼兒和病人相對脆弱,潑水可能會造成他們的不適或驚嚇。這一禁忌旨在保護這些群體,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|
| 執勤警察的安全 | 對執勤中的警察不潑水,是為了確保他們能夠有效地維持秩序和安全。潑水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,甚至導致意外發生 |
Reference
- 潑水節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- Songkran (Thailand) - Wikipedia
- 泰國潑水節冷知識合集 為何要向他人潑水?泰國新年還會怎樣過?
- 泰國潑水節你不知道的8件事!竟然要吃這種食物
- 2024泰國潑水節由來?延長為5天,日期禁忌習俗懶人包一次看
- 潑水節 - 節慶與活動 - 認識泰國 - 泰國觀光局
- 泰國潑水節怎麼玩?「2023日期、由來與習俗、活動行程、旅遊禁忌」懶人包
- 【泰國潑水節】泰國新年宋干節(Songkran)由來、習俗知多少
- 泰國潑水節濕控攻略|準備好來泰國濕身了嗎?活動地點、禁忌與注意事項一次告訴你 - VERSE
- 泰國潑水節2024怎麼玩? 春山相館教你玩
- 2024泰國潑水節怎麼玩?怎麼安排?看這篇就對了! | 旅遊 | 聯合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