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
Naval Ravikant 原文
How to Get Rich (without getting lucky):
— Naval (@naval) May 31, 2018
財富
- 「創造財富」是我自己學會的一套技巧,我相信任何人也一樣可以學會。
- 「創造財富」是一項
正和賽局(positive-sum game),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變得富有。 「生財有道」,道德的道。遵循正道致富是可行的。如果你暗地裡鄙視財富,財富會鄙視你。追求財富(wealth),而不是金錢(money)或地位(status)。財富是讓你有被動收入的資產,金錢只是讓你借用他人時間的「借據」,地位只是你在社會上的位置。財富的目的是「自由」,就這樣而已。金錢的最終功能,就是你不用在特定時間地點出現,做一件你不想做的事。- 獲取財富的遊戲,全關乎於「成為自己的主權君王」這件事。
- 你
不會靠著販售你的時間變富有,你必須擁有資產:一門生意,來獲得財富與自由。
工作
「選擇什麼工作」>「跟對的人工作」>「多努力工作」。- 最有效的工作方法(尤其在知識領域),就是
靈感來時盡可能衝刺,然後休息,重新評估,再次反覆。打造一個「衝刺、休息、評估」的「循環馬拉松」。 「靈感」容易消亡,當你有靈感時,馬上行動。- 那些說自己一週工作 80~120 小時的人只是在炫耀。
沒有人真的能工作 80 小時還神智清醒的。你的大腦會退化,你不會有好點子。
行動
- 要
對「行動」沒有耐心,對「結果」非常有耐心。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人生哲學。 - 非常成功的人,往往
「做了再說」(action bias)。 - 成為
你的領域中全世界最頂尖的人。不斷重新定義你在做什麼,直到這件事成真。
複利
終生的學習、閱讀、創作會打造出驚人的複利效果。- 這世界上
沒有「快速致富」的方法,只有靠賣你這種夢想而致富的人。 你必須非常享受這件事,讓你一再投入都不會累。只要時間夠長,你會獲得金錢回報。但這個時間可能隨便就是 10 到 20 年。有時候是 5 年。- 我的
個人財富並不是一年內大量噴發的。而是來一點,那邊收一點,更多機會、更多生意、更多投資等等。 - 人生智慧的一大部分,就是
理解你的行動如何產生長期複利效果。你的格局越是長期,你身邊的人就越會感覺到你充滿智慧。 學會「重複打磨」一件事。人生所有的回報,不論財富、人際關係、知識,全部都來自複利。- 重複打磨的次數,會驅動你在學習曲線上前進。
選擇一個你可以應用長期心態,和具有長期心態的人一同工作的領域。
用這三件事武裝自己:「本事」、「負起全責」、「槓桿」。
「本事」(Specific knowledge)
網路大大大幅擴展了職涯的可能性。大部分的人還沒搞懂這點。- 不論你的熱情是什麼,網路都能讓你把這件事
規模化。 - 只要你能搞懂怎樣給予社會
「想要但學不會」的東西,你就可以規模化致富。 - 有太多方法可以創造產品、生意、機會;金錢是在你打造之後,隨之而來的副產品。
如果你的目標只是賺錢,你不會找到對的「事物」。你不會選擇你真正有熱情的事情,所以你不會足夠深入投入。- 這世界渴求獨特原創(Authenticity)。
在你天生就擅長的領域中打造產品。 「本事」就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教你的知識。如果學校可以教會你,那就可以教會其他人,然後你就會被取代。「本事」唯一的傳授方法是學徒制,不是學校。「本事」通常包含高度技術,或者高度創意,不可能被外包或自動化的。- 打磨「本事」的特徵:對你來說是玩樂,對他人看起來是工作。
- 怎樣獲得「本事」?
追求真正的好奇心和熱情,而不是現在大家在瘋什麼。 善用「本事」,操作「槓桿」,然後你就會獲得你應得的。學習銷售,學習打造產品。學會這兩點,你所向無敵。
「負起全責」(accountability)
- 「負起全責」非常重要,是讓你獲得
「槓桿」與「信用」的基礎。 - 負起全責,解決人們無法解決的問題,以你的名義去承擔
商業風險。顧客會在你後面排隊,社會會用股權、責任和槓桿獎勵你。 - 「負起全責」的心態是你現在馬上可以建立的。
「判斷力」、「槓桿」通常較晚才會出現。
「槓桿」(leverage)
創造財富需要槓桿。創業家使用的槓桿有:資本、人力和不具有複製邊際成本的產品(程式和媒體內容)。- 資本就是錢。要獲得錢,你必須有
「本事」、「負起全責」,並且證明你能做出正確的判斷。 - 人力就是為你工作的人。這是
最古老且最被爭奪的槓桿。擁有人力槓桿會讓你的爸媽驕傲,但不要浪費人生追逐這東西。 「資本」和「人力」是「需要許可的槓桿」。每個人都在追逐資本,但是人們要同意給你。人們都想要當老闆,但是要有人願意跟隨你。「程式」和「媒體內容」則是「不需要許可的槓桿」。它們是新貴階級手中的槓桿。 你可以創造應用程式和媒體內容,讓你睡覺的時候也在賺錢。- 有一大群機器人大軍可供你免費使用,他們只是被打包壓縮在資料庫裡面。(我註:可以是 AWS, Azure 或雲端運算,也可以任何一種 SaaS 服務,或甚至 LLM。)
內容槓桿:如果你不能寫程式,那就寫書或部落格,錄影片或者播客。- 槓桿是
判斷力的擴大器。
與他人合作
忽略操控政治手腕(status game)的人。他們藉由攻擊循正道賺錢的人獲得地位。- 工作夥伴必須要有三種特質:「
高智商、精力充沛且具備品格(integrity)」,這三點不容妥協。 - 不要跟憤世忌俗和悲觀主義者一起工作。他們的信念會自我成真。
商業
- 「商業」這門學問不存在,不要閱讀商業雜誌,或者上任何一門商業課。
正確的判斷來自錯誤的經驗,但是學好基礎技能可以讓你更快打造判斷力。- 研讀
微觀經濟、賽局理論、心理學、說服術、倫理學、數學和電腦。 - 一個優秀的投資者,不會賣你他的投資方法。
時間管理
- 「讀」比「聽」還要快,「實作」比「觀看」還要快。
你應該要忙到沒空跟人「喝咖啡」,但同時保持行事曆極簡。我的行事曆幾乎不會有「開會」,我幾乎都在忙著打造些什麼。忙碌的行事曆、忙碌的心靈,這兩件事會摧毀你做出偉大成就的能力。計算你一個小時值多少錢。如果解決某個問題讓你省掉的錢少於你的時間價值,忽略它。如果外包一個工作的費用低於你的時間價值,外包它。
個人生活
- 當你真的致富了,你會發現這不是你要的。
- 你第一個會注意到的,是你有很多錢錢,但你還是你。你如果快樂,那你就快樂;你如果不快樂,那你就不快樂。如果你本來就很平和、圓滿且自在,你還是那個人。
健康的身體、自在的心靈、彼此相愛的家庭,這三件事金錢買不到,你只能靠努力來培養。這三件事會給你任何金錢都給不了的快樂與平靜。- 如果你懂人類的演化論,你就不需要健身教練或者營養師網紅。(亦即:像原始人一樣動和吃)
- 快樂就是移除「個人的問題」後的結果。你可以轉念,不把它當成「個人」,或者不把它當成「問題」;或者真的去解決問題,來獲得快樂。
- 諷刺的是,
會為你帶來快樂的方法,就是停止尋找快樂。 - 節儉樸實的人所享受的自由,是狂熱追求生活品質的人所無法想像的。
「和自己競爭」的本質就是學習,因為學習就是改善昨天的自己。- 再多的平庸藝術,都不會累加成一個偉大的藝術。
整體上要樂觀,細節上要懷疑論。- 拒絕大多數的建議。但記得,你必須聽一大堆建議,才知道哪些應該聽進去,哪些該拒絕。